都似自牙缝逼出,显然没有半分转圜余地。善荣差点儿从他身上跳起,“将来闹了出来,哥哥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?皇后殿下和晋王殿下恐也受牵连。我粉身碎骨也就罢了——”言犹未了,袁宗廷蹙眉喝止,“又再胡说。”他为善荣的病日夜悬心,唯恐心爱之人寿数不永,先一步离自己而去,早成了一块儿心病。 善荣自知失言,揭了他的逆鳞,忙侧过身去,掩嘴咬唇默默落泪。她年纪尚幼,素日娇生惯养,被袁宗廷捧在手心儿,今日这个势派,着实唬着她了,寻死觅活的闹了几遭儿,也觉失了方寸体面。她兀自羞愧,脸上一行泪,一行汗,鬓发凌乱,眼圈儿肿红,落在袁宗廷眼内,倒楚楚可怜惹人疼得紧,拿了手帕给她拭擦,一面安抚道,“哥哥既做了,必定确保万无一失,叫你一世过平顺尊荣日子。宝儿不相信哥哥?” 善荣三岁时,诰承帝于敬宗灵前即位,袁宗廷从名不见经传的锦衣卫百户连升数级,一跃而为正三品指挥使。 按洪武官制,锦衣卫堂上官设指挥使一员,正三品,指挥同知二员,从三品,指挥佥事四员,正四品。原则上,指挥使乃长官,同知、佥事为佐贰官,实际情况并非皆如此。明实行武官世袭制度,卫所武官以功劳升迁,子孙又以恩荫世袭,冗官现象日益严重。指挥使为世官可世袭,多人同领此衔不鲜见。早在敬宗年间,指挥使与同知、佥事等官极可能并非该卫长贰,甚至根本不领职务。锦衣卫指挥使则常为不管事的虚衔,授予勋臣后代,长贰官由特旨委任的掌印官与佥书官担任,掌印官与佥书官往往不隶属于锦衣卫,而在其他官部带俸。 袁宗廷的指挥使官衔却是实职,乾纲独断,掌锦衣卫事,并自此以皇帝宠臣、权臣身份,统领作为亲军上十二卫之首,天子近卫的锦衣卫所五十七载,位极人臣,圣宠不衰。 善荣自然知道兄长位高权重,几可只手遮天。她心安却并不甘愿。三岁之后,从胞姐袁善祥身旁被袁宗廷接回袁府,亲自抚养照料长大,二人名分虽系兄妹,其情状有如父女。善荣对兄长既敬且怕,情知反抗不得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