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二书包小说网 > > 回到三国当黄巾 >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讨伐战(下)

回到三国当黄巾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讨伐战(下)(4/6)

章节列表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从第五回“发矫诏诸镇应曹公,破关兵三英战吕布”至第六回“焚金阙董卓行凶,匿玉玺孙坚背约”都是描写此战役,不过当中大部份情节都是虚构或改造:如非曹操发檄讨董;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,部份人物没有参加,而曹操、孙坚、张杨分别属张邈、袁术、袁绍之下。《英雄记》中有记载刘备参战,但暂不能确定,所以温酒斩华雄、三英战吕布都是虚构。当时袁术的确有扣押粮,但没有令孙坚败阵,反是孙坚劝服袁术再次运粮。而当中部份武将,如俞涉、潘凤、方悦、武安国、穆顺等都是虚构。

    夺玺说

    在《吴书》及《山阳公载记》有记载孙坚在入洛阳后,于南甄官井里找到刻有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的传国玉玺,更私自收藏起来,后来袁术劫持孙策母亲,夺取了玉玺。不过,裴松之引用了《江表传》案《汉献帝起居注》、《虞喜志林》,当时汉室有六个玉玺,分别是“皇帝之玺”、“皇帝行玺”、“皇帝信玺”、“天子之玺”、“天子行玺”、“天子信玺”,但汉献帝由河上归还宫殿时,六个玉玺仍然在宫殿,没有外流。

    当然,裴松之亦说传国玉玺是由秦时传下来,可能不在六玺之列。但另一方面,裴松之指出传国玉玺中刻为“受命于天,既寿且康”,但《吴书》却写成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,又《三国志·袁术传》没有记载袁术拥有传国玉玺,所以玉玺一直都是在孙家,但到了东吴向西晋投降时,却只有献上金玺,而没有玉制。所以裴松之不同意此说法,而陈寿、司马光亦不将此记入作品中,但《三国演义》却用作故事情节,将孙坚写成匿玺背约,而被袁绍怨恨,与刘表结下仇隙。

    董卓麾下将领

    西凉军以董卓本人为统帅,以李傕、郭汜等人为将领,下面是凉州的汉族和非汉族军人,并以“羌胡”为主的精兵,从而组成了富于战斗力的凉州军事集团。至于董卓所部将领,在95集电视连续剧《新三国》(2010年版)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