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张之洞督粤时招揽的“洋务干才”的蔡锡勇立即出言反驳倒,而张之洞同样也是眉头一皱,在唐浩然的这份报告中,只是详列了湖北的财力不足以及因事而财的不足,指出应该设立年度度支,统筹一年的财政支出,从而避免事业停顿。为官多年,他知道,面前这个被他冷落了十余日的青年,绝不可能仅只拿出这么一份条陈来,既然通篇大半点出湖北财力不足,最后虎头蛇尾的用“度支”收了尾,那肯定是有什么后计,否则,他也不会招集亲信幕友于此商讨。
“是啊,这洋务总不能因财力不济,便就此停办吧!”
于是便刻意装作一恼,盯着唐浩然,沉声道。
“那铁路也不修了?”
“办!”
迎着张之洞的视线,唐浩然全无一丝惧色。
“工厂要办、铁路要修,但关键是如何办,敢问香帅与诸位同僚,办工厂所求为何?”
唐浩然的反问不单让张之洞一哑,连同桑治平、赵凤昌、辜鸿铭、蔡锡勇、陈念礽、梁普等人无不是为之一哑,君子耻谈利,这办工厂自然也是为了求利。
“为挽国利于不失,一为求强,二为求富!”
于广东入幕的马贞榆在旁说道,这便是兴办洋务的初衷。
“工厂、铁路之类洋务,非有大宗巨款,不能开办;非有不竭饷源,无以持久。欲自强,必先裕饷;欲濬饷源,莫如振兴商务。”
张之洞的门生黄绍箕又在一旁补充了一句,虽其引用李鸿章的一句话,但张之洞还是点点头。
“归根到底,办工厂,既为求强,亦为求富,而求富亦为求强之所需,不知浩然如此理解是否有误?”
有了黄绍箕的“铺垫”,唐浩然的这番话,自然无人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