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发动出来的,换句话说这样的造作对我的生命是伤害的。
反过来说当我生起感恩心的时候,我也会去观照我这个心的相貌是寂静安乐的,所以它的根源是从真如发动出来的,对我生命是增上的。所以我们其实很多的观心,你的心态出现的时候,你很容易知道它是功德相、或过失相,就是你看它的相貌是扰动不安的,或者是寂静安稳的。
这一条戒当然所对治的就是我们一种刻薄寡恩的心情,因为你刻薄寡恩,你不能生起广大平等慈悲的胸量,你就不能去成就所谓的摄众生戒,摄受众生的大悲心生不起来,当然你的菩提心也就生不起来,这个就是佛陀制戒的目的。
庚二、不慰忧恼戒
辛一、有违犯
壬一、染违犯
前面的所缘境是有恩的众生;这个地方是内心有忧恼的众生,这当中分两科,先看辛一、有违犯,这当中先看壬一、染违犯:
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,多生愁恼,怀嫌恨心,不往开解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,他见诸有情,见包括见闻觉知,这个有情众生内心当中堕落到三种难处:第一个是财宝,当然财物的获得是不容易,你要很多的辛劳积聚,但是积聚了以后,在恶因缘出现的时候这个财物失掉了;或者是眷属,有恩爱的眷属失掉了;第三个是禄位,就是你有尊贵的地位,后来恶因缘出现,这个尊贵的地位也失掉了。
珍宝、眷属跟禄位这三个都是我们凡夫所好乐的境界,失掉以后,我们内心当中就多生愁恼,我们内心就走不过去了、走不出来了,从这个障碍境界里面,又一直活在过去的回忆,心不甘、情不愿,就在这个境界里面不断在那个地方思惟、攀缘、缠绕,就走不过去了,这样就对我们产生障碍了。
菩萨这个-->>
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