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土地多,一般占的都是好地,灌溉方便,粮食产量高。
会拥有数量不等的奴隶,比如南北朝、隋唐的府兵,出征就有部曲跟随,他们出战后的战利品,经常是奴隶,也就是抓人回家。
唐朝府兵就经常去草原上抓胡人当奴隶,甚至买卖奴隶,很普遍。
府兵一般不参与农业劳动,或者只在农忙时下地,大多数时候是很闲的,一般在家锤炼武技。
折冲府(本书是龙骧府)定期组织训练,主要是集体军阵操练,个人训练由府兵平时自己完成。
府兵需要自己准备武器装备。
接到出征命令后,带上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粮食,路上没人给你提供吃喝。到军营后由部队管饭。
所以看出来了吧?府兵的战斗力往往由自家经济情况决定。
吃一次败仗,铠甲丢了,自己花钱置办,这需要很多钱。
出征次数多,可能把家弄破产。
出征时间长了,可能也会破产。
唐代府兵到高宗武后时期,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财务亏空。
到了玄宗时期,一家能有十几亩地都算不错的了,和农民征召兵无异,顶多有点军事熏陶罢了。
而唐朝绝大部分府兵又设在关中和河东(河东在唐代指整個并州),思路是“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”——主要压制河北,那地方几乎没设几个折冲府,唐朝从立国之初就歧视河北,河北赋税也是诸道最重的。
关中、河东这么点大地方,府兵如此密集,再加上人口繁衍,自然导致府兵财务状况大大恶化,渐渐不堪战。
另外,给府兵留的勋官体系也渐渐名存实亡,更没动力了。
唐朝征南诏,杨国忠在关中拿镣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