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二书包小说网 > 穿越历史 > 清末英雄 > 庚卷 第八十二章 问题

清末英雄 庚卷 第八十二章 问题(7/9)

章节列表
一切都在航运,这是两国高层的共同认识。是以,神武四年最后的一个办公日,杨锐不再京城,而是在天津太沽造船厂视察,陪同他的除了有工部的徐华封、陈石英、还有运部侍郎颜德庆、直隶总督赵秉钧、天津大沽造船厂总办吴毓麟等人。

    大沽是津门要地,每一次外敌入侵,大沽都首当其冲,庚子之后,炮台全部铲平,这里再也不能称之为要地了;大沽如此,大沽造船厂也如大沽的命运,几经波折,到今日方才大规模重建。

    “大人,这里便是甲坞了。”船厂总办吴毓麟指着东面四周围满工人和吊机的船坞说道,无数铆工叮当间,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那艘快建好的标准战渣船,它的船体看来马上要完工了,以现在造船的速度,不需要多少日便可下水舾装,然后交付早已等待的商船船员使用——因为每一艘商船都是相同的,所以对商船船员实行的是流水化培训,通过在训练船上的实习,他们并不要多久就能掌握一般的操船技术,然后数艘船编成一队由老手带领航行。

    杨锐日渐沉默,若是以往他或许会多问几句,但现在全国各个船厂都在造船,那船坞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。“如果新船坞扩建完成,那一年可以造多少船?”杨锐站在海神庙码头上,看了左右两边的船坞一眼,而后再看向前面的轮机车间,国有工厂全部推行品质管理,是以整个造船厂显得整洁有序,身着各色工作服的工人们走路都在小跑。

    “回总理,现在一年可造船十万吨,待全部船坞扩建完成后,年产标准船可达二十万吨。”吴毓麟有些自豪的答道。“只是建设船坞耗时颇多,战后到现在只建了两万吨船坞,另外两万吨船坞要建好,最早要到今年年底。”

    “工人呢。缺不缺?”船坞建设并不太难,以现在的造船技术,费时费力的其实是铆接,占整艘船工时的三成,所以杨锐下一个问题就是工人。

    “回总理。天津造船工人本来就多,学部工部联合办的那些技校很多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