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二书包小说网 > 穿越历史 > 清末英雄 > 壬卷 家与国 第十三章 通化2

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十三章 通化2(4/9)

章节列表
地处深山,交通不便外,几乎没有缺点。而且当时宪鬯先生也不知后事如何发展,选在山里是有深意的。”顾兆桢道。与打天下那帮人相比,他们这些管理培训班出来是治天下的人,对于前者能开拓如今的局面,是极为敬佩的。

    “现在国泰民安,天下大定,一汽放到山里明显就不合适了,而且那里主要是装配厂,只针对亚洲用户,北美、欧洲那边都是直接出口零件,由当地的装配厂装配成车。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关税——比如英国,整车入口关税为百分之二十五,但零件入口关税却只有百分之十,这是想我们拉动当地就业;

    二来,通化的铁矿储量不大,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铁矿,本溪鞍山才是大铁矿,以此为中心建厂才是合适的。当初也想将装配厂放到营口,但考虑到码头设施,最后还是放在了大连,那里是深水港,百年后都有发展余地。”

    “那通化呢?”听闻顾兆桢的解释,虞自勋再问。

    “通化这边基本是维持现状,同时加紧在附近探矿,如果有合适的铁矿那就再行开采,扩大规模;如果没有,那就运入本溪的铁砂,不过这样运费上就不经济了。”顾兆桢说道。大型工厂的选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,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厂的命运。比如汉阳,煤铁相隔五百多公里,要不是工部一直在支持,同时受欧战刺激,怕早就倒闭了。

    工厂如此,工业基地更是事关命脉,不然数亿、十数亿资金变成钢铁水泥厂房砸进来,弄个十几年矿最后挖完了,可真是损失巨亿。不过竟成先生的眼光确实不一般,当初选中了通化,而后再选中马鞍山,最后是山西,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选错。辽东以本溪鞍山为中心,是一个大工业基地;山西以同蒲路为中心,又是一个大工业基地;就是马鞍山定位不明,沪上是国家的经济、金融中心,但工部却不想在沪上多建工厂。

    “瑞赞啊,你通化年产多少汽车啊?”虞自勋没有工业基地概念,他看着落地玻璃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