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的战争。”杨锐在戈林讲演完毕如此说道,而后就向威廉三世施礼告辞了。这一句话如同子弹一样戳在戈林心里,让他面容扭曲——战后十多年来中国所创造的工业奇迹虽说是中国人的智慧体现,但每一个工厂背后、每一个基础实验室内都有数不清的德国人。虽然仅仅是基础研究,但依靠这些零散的信息,戈林还是能知道中国的军事潜力。
如果中日德联合进攻苏联,那么有战争有八成以上的胜利把握。瓜分苏联后的中德日三国休养生息数年即可称霸世界,这仅仅是时间问题。
这是戈林为德国构想的大战略,但却不被杨锐认可。从地缘角度上说,即便俄皇不复辟,布尔什维克下的俄国也要比德占俄国好。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俄国是在腐烂,腐烂的结果就是解体,而解体的零零碎碎自然会落到中国的碗里——欧亚运河、也就是高加索、顿河地区将独立,广袤的西伯利亚也将独立,他们都会成为亚洲联盟的一份子。
而德占俄国必定会改变俄国现在的政治生态,被奴役的民众会从斯大林集体农庄中解放出来,斯拉夫民族将恢复元气。挽救这样一个强邻的文明生命,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——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,斯拉夫人的生育率会出现负增长?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,解体后的俄罗斯会散沙的让一个克格勃小特务像刘邦那样乘乱而起,成为国家总统?布尔什维克确实建立了强盛的工业和军队,但,斯拉夫民族的元气也被他们提前透支光了。
戈林是军人,但军事永远是民族竞争的低端工具。有些战争,输了就是赢了,而有些战争,赢了其实是输了。领土和资源并不是第一重要的,真正重要的是民族的斗志和生机是否衰竭,民族的精神是否怯弱,是否衰老。
离开荣军公墓的杨锐入住德莱森饭店,在他稍微休息后,驻德大使顾维钧向他介绍德国当下的情况,他劝慰道:“大人,应该是您在法国的讲演和态度让德国得知了……”
“我不生气,-->>
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