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辅的诏书。
徐石麒一把年纪,七十一岁了,但学贯经史,尤熟悉朝章国故,见闻博洽。历任过刑部、礼部、吏部尚书。
不过他却也是文安之、张国维同榜进士。
提着笔给老同年写大拜封诏书,徐石麒也不由的激动万分,想当初他归隐家乡嘉兴,还打算投环自尽,谁又能想到,还能看到大明中兴之日呢。
翰林学士兼衔的大臣不少,不过此时皇帝口授谕指,徐石麒草拟。
去相、拜相,对皇帝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,但对负责草诏的徐石麒来说,却必须得写出水平来,这诏书不仅要宣告天下,还要收录国史,必须得显出水平。
他打起精神,磨好墨,展开宣纸,开始凝神构思腹稿。
这一刻,彷佛又回到天启二年,他在北京贡院参加会试时的状态。那一年,他已经四十多岁了,跟二十多岁的文安之等比起来,年纪大了一截,不过也还不算老。
如今转眼他已经七十多岁了,两鬓霜染。
很快,他腹稿拟定,然后提笔蘸墨,挥毫泼墨笔走龙蛇,一篇拜相诏文迅速草就。
······
东城。
文安之的五个儿子都赶了回来。
第一道诏书宫门宣读后,文安之等也是第一时间收到家丁回报。
“想不到内阁还会彻底换届,六位殿阁大学士,六位协办大学士,文渊阁一下子全换了人,搁以前不敢想象啊。”文秉感叹着。
等到第二道诏令宫门宣下,几人又不免感叹。
“宋公其实还是很有功劳的,如今外出为云贵总督兼巡抚,这却有贬降之嫌啊。”文震亨感慨道。
“也不算贬,这不是还保留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阶,又加太保-->>
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