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书包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ubao01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二书包小说网 > 穿越历史 > 《晋末长剑》 > 解释一些术语

《晋末长剑》 解释一些术语(1/8)

章节列表
最新网址:www.shubao01.com
    正好今天歇一歇,写些术语的解释,因为发现很多人不明白,或者书里出现很多次,但没往心里去,没深想。

    一、募兵

    唐玄宗中后期募兵大行其道,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。

    以前也有职业兵,但主体还是征召的农民,唐玄宗是第一次把国家的主体武装力量变成职业士兵。

    唐玄宗以前,因为几乎没募兵,所以不存在军饷的概念,只有“赏赐”。

    事实上,直到中唐以后,士兵已经按月领军饷了,但发下去的东西还习惯称赏赐。

    领的粮米,被称为“粮赐”。

    领的布帛、铜钱,被称为“钱赐”。

    募兵武器装备由朝廷提供,无需自备,很多时候住在政治中心,被统治者(皇帝、方伯、节度使等)牢牢攥在手中。

    比如唐朝神策军,除少量驻外部队外,绝大多数安置在长安附近。

    藩镇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昭义节度使领泽、潞、邢、洺、磁五州——大概是书中整个上党郡外加邢台、邯郸一带——治所在潞州(长治盆地),藩镇主要军力就聚集在此。但上党的地形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,长治盆地是真养不活整个藩镇的军队,粮食不够,但节度使仍然不肯把军队分散一部分出去,宁可带着军队出滏口陉,巡视相对富裕的河北平原三州,去那里吃饭,缓解粮食压力,也不愿把军队交出去。

    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劲的,因为训练频繁、装备不错,专业性也更高。

    本书里的银枪、黑矟军就是典型的募兵。

    二、府兵

    想必也很清楚了,拥有免赋役特权的征召兵。-->>

章节列表